冲击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冲击钻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应重视风险防控

发布时间:2021-02-01 16:36:15 阅读: 来源:冲击钻厂家

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应重视风险防控

日前,中国非洲联合工商会与德同国际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了“对非经贸活动法律风险防控研讨会”。中非联合工商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汉江、副秘书长高伟、高级顾问戴敏、德同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合伙人王峰、德同合伙人兼非洲委员会联席主席Paul Bugingo、德同驻阿联酋办事处合伙人David Risbridger、德同联盟律所MC&A税务部主管Teresa Pala、德同上海办公室高级律师潘浩馨和中国企业代表140余人应邀出席了会议。  近年来,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并保持高速增长,对于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也急剧扩大,国内的蕴藏量明显不足,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非洲作为新兴市场,其巨大的开发潜力吸引了中国投资者的目光。  资料显示,至2012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近200亿美元,仅2012年对非洲直接投资就达29亿美元。目前,有超过2000家中国企业在非洲50个国家投资兴业。非洲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  赴非投资看上去很美,潜藏在下的却有重重风险。德同国际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峰在接受新华能源记者采访时说:“一些中国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前,没有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情况做深入的了解,也没有寻求律师、会计师的专业意见做一个事先的规划,这样就很容易产生问题。”据介绍,中国一些分包商以总包的名义在非洲投资,产生投资收益后,利润、收入无法确认,机器设备的产权、员工等出现分歧与纠纷,导致企业蒙受损失。  王峰认为许多企业在投资和贸易之前,对合作伙伴、当地政府缺乏谨慎、透彻的“尽职调查”。此外,“中国思路”也令一些企业忽略法律的重要性。“中国人很多时候办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基础,而不是基于一个合同、制度或法律文件的保护。不过,非洲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很多规则的确还不够清楚,所以很多人倾向于找‘关系’,但这种方式具有极大的风险。”  对此,德同非洲委员会联席主席Paul建议,投资者要重点关注自己在非投资的领域法律是否健全,法律执行力如何,权益是否可以得到保障。“例如南非的发电行业,2003年至2004年,很多投资者到南非投资发电业,当时他们没有意识到南非在发电这个领域的法律体系并不健全,当地政府也不理解投资人心里想什么。其次要警惕政治风险,非洲五十多个国家政局不同,比如索马里不稳定,乌干达比较稳定。基础设施也非常关键,交通落后的话,就会存在货物不能送达的风险。”他解释道。  2005年,中海油拟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因遭遇美国国会反对而折戟;2010年,美国钢铁工人想通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挠中国对一家风电运营商的投资,担心影响钢铁工人的就业……海外油区、矿区被“土著”袭击,中资企业与当地居民产生激烈矛盾,这样的事情在报道中屡见不鲜,背后是价值观和文化的冲突、信息披露不足以及沟通交流方面的障碍。  王峰认为,企业如果事先将政府公关、社会公关工作做好,到审查阶段通过的可能性更大。“中国企业刚进入非洲市场时可能并不了解这些问题,没有遇到过这方面的挫折,以为花钱购买经营不善的资产,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好事了。如果一开始没有把故事说全,没有把能带给当地的好处说清楚,公众事件发生后,受到到群众指责再召开听证会就比较被动了。”  德同联盟律所MC&A税务部主管Teresa认为,企业要充分了解非洲当地的文化,和社区、当地人民增进交流,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当地人民感受到投资行为的善意。  获得当地居民的理解与认同之后,还要面临并购之后的“文化整合”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娶进来容易,养起来难”。关于并购有个著名的“七七定律”,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而其中70%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  “很多中国企业一旦完成并购,特别是国企,立刻就变成了单一大股东,或者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作为大股东,如果没有经过一个磨合期或观察期,对企业的情况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或对于发展方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立刻介入到当地的管理团队具体的经营工作中去,就很容易产生矛盾摩擦。吉利收购沃尔沃之所以比较成功,是因为李书福放权,让海外的管理团队继续用他们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建立了合理的激励机制。”王峰解释道。

酒泉教师资格证考试

甘南公务员考试

甘肃事业单位考试